谈读书和其他
关于是否要读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很长,长的原因一方面是谈论的事情很多,另一方面则是作者本人水平不高,会重复、啰嗦、原地打转;故意不精简文字,而是随性的写下心里的话,非常的个人,充满着偏见。此外,因为时间和篇幅的问题还是不完整的。即使是这样还要阅读的话,那就请便吧。
社会的,个人的
最近看了一个关于贫穷和智商之间关系的讲解。驳斥了“贫穷源于愚蠢,你穷是因为你太笨”之类的“贫富生物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智商并不是导致贫穷的主要原因,外界的因素,也就是社会结构、政治生活和经济分配制度才是导致贫穷的主要因素。这确实是十分正确的,把贫穷完全归结于脆弱的个人身上是不合乎道理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改变社会结构和经济分配制度才是解决贫穷的根本办法。
我十分赞成上面的理论,但我有一个这样的想法:导致贫穷的主要原因不是个人的智商的问题;根除贫穷的根本办法是结构性的,社会性的,而非个人的。不过,我想知道的是个人还可以做些什么,比如在先天性的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做点什么。
再具体一点,就是人是否能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摆脱贫穷;再拓展一些,就是在某些时候更应该去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我知道在公共场合宣扬这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言论是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歪曲利用的;考虑到这种影响也不应该提出这种有潜在不利因素的话题,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是可以谈一谈的。
在我看来,虽然某一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的原因,但是对于个人来说能够改变的部分只有他自己。一些问题的答案大多数是可以用结构性原因来回答的,并且不以此为主要原因的论调都是不怀好心的,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但对于个人来说,一直秉持结构性原因对自己个人的发展是意义不大的。它可以帮助宣泄情绪(事实上有很多文章的导向是这样的),但是很难,也许在短期内对自己(除情绪外)的作用不大。
所以我并不意外网上关于某些问题的争论是如此的“激烈”,这是必然的,因为这就是公共场合。我也不奇怪人们会在私下的交谈里说出一些和主流话语有些相反的言论,私下的交谈,我想关于个人层面或者角度会更多一点。我想这样的道理是会为任何一个明事理的人所接受的。
但是这并不总是为人们所一直注意的,或者说,甚至在私下的交谈里,在某些问题上,人们也不是都能讲道理的。也许人们自身的立场和处境会使他所说的话被人深深的误解和鄙薄;人们也喜欢用夸张的,甚至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讲述他们的道理,而这样更是会起到了反效果。
虽然上面的论述尽量避免举出实际的例子,但人们应该是能轻易的联想到一些的。我接下来想要谈的,大部分是以个人为出发点的。我明确提出这基于上面论述作为前提。所以我不接受对我言论的断章取义、无谓的争辩,欢迎友好的私人讨论————虽然这只是我美好的幻想,但是我真诚希望是这样的。如果看到这里还是认为不能接受上面所说的话,我建议就不要看下去了,以免不可估量的坏的影响。
喜好读书
直到现在,我才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是如此的贫乏,不仅是专业和技能方面的,而且还有思想方面的。说来惭愧,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我才逐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才喜欢上读书。
学习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深刻体会到这一道理的契机是数据结构的学习。由于数据结构本身是较为基础的概念和逻辑,所以属于思考的部分远远多于学习知识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思维过程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但当我把这种模式转移到其他方面的时候,我才发现,以往的大部分胡思乱想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去学习哪怕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对某些问题进行逻辑性还算强的思考和推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真的不如去学一点相关知识。我需要继续学习知识以拓展我的身心,所以需要去读书,不能让自己的思想原地打转。
与其他人交流思想
书籍所代表的各种知识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前提或者共识。我可以想象在大家交流的时候如果有人提及“麦卡锡主义”而你不知道是什么的情景————如果没有一个共识的话,很多交流是很难进行下去的。所以需要去读书。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理由,实际上我本人也确实有这样一些功利的想法。
学习作文章
我大概在潜意识里是想要写出有条理、逻辑清晰的文章的。也许来源是我在写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的时候对于如何遣词造句、确定文章结构的执念。意识到光靠自己的苦苦思索是无效的,我自然会去转向读书,期待着从中获得一些技巧和经验。
毛主席的文章就是最好的榜样,这一点是我在读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第一章————如何研究战争后领会到的。他的行文的逻辑及其严密性深深震撼了我,让我觉得说理就应该如此,否则难以入人眼。在我读了《资本论》之后,我发现提出一种概念,阐述一种道理,若是让人信服,应该对基本概念进行严密的定义,对其性质进行周密的阐述和举例,对其相关或者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对可能犯的错误,或是他人错误的见解进行说明用以纠正读者;不仅如此,还要循序渐进的讲解这一切,比如用常见的例子来引入话题,或是引导读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考,如同他们自己推导了这一切,显然人们是更容易接受自己推导的结果的...
读书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相信人的基本的天性是大致相同的,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思考和思想,并不会有很大的差异。很多时候你所想也是他人所想,你思考人生、社会、宇宙,别人也是一样————不仅是同时代的人,前人甚至古人也是这样的。所以你需要去读书。你心里那些未成形或已经成型的想法或者观念,早就有前人提出、论述、总结和精炼过了,这不是令人豁然开朗的事情吗?或者自己的思想与古人暗合,不也是会让人感受到心意相通的喜悦吗?
读书和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有时甚至可以说学到了什么都并不是最重要的。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说就是:“我学习这些不只是因为投资需要,更是因为喜好投资,因为他能让我获得一种需要积极思维才能做得好的满足感。你可以学着至少享受这一过程,甚至还有可能爱上学习。”
是的,我在四处追寻之中,找到了最能使我感到快乐的事情————读书。当然有人可能会说,“阅读、看电影、听音乐这种叫做“大众娱乐活动”的东西称为爱好的人其实毫无爱好...”这么说好像确实是这样,我觉得没有问题。毕竟我确实没有什么爱好,也不觉得有无爱好这件事十分重要。不过现在我在闲暇时刻会去读书了,我想这一定是好事。
读书相关体会
略读
一开始我看书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兴趣来了就开始看,开始看就一定要把它一次性看完。现在我觉得这种习惯是适合于某些书籍的,比如某些虽然篇幅较长但是内容浅显的小说。我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田中芳树的《亚尔斯兰战记》,内容简单,适合人去一口气读完。类似的简短一点的技术类书籍也是如此,虽有一定难度但因体量不大,也是能比较顺畅的一次性学完的。
这大概是我比较擅长略读的原因或者来源,关于略读我也有了自己的心得。
读一本书大概很难从头到尾一点一点精读。不能期待着一次就可以读完所有,理解所有,像是一次性用上全部的精力就能彻底读完一本书的。这像是仓鼠一点一点啃坚果的行为模式,不过书不是那样的东西,看书应该更像是牛吃草,需要反复消化很多遍的那种。
最开始略读一遍书籍。读一读引言、序言、跋、目录;关注每一卷、每一章、每一节的中心语;可以省去思考的、快速的读完全篇;找到感兴趣的、有深刻印象的部分(看不懂但是觉得很有道理的、很适合用来引用的等等);最后至少要能用自己组织语言去讲这本书的内容(到底写了些什么),对错是没有关系的,但一定要说些什么。之后再去读,再去看不懂的地方;去想想各章节之间的关系;还要带着某些问题去读(你看完书不可能什么问题都没有的),去看看能不能通过阅读找到能让你满意的答案,毕竟要是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目的,这样连自己都无法判定自己是否读完了这本书。
上面说的话不禁让我想起了小学、初中的语文课。甚是惭愧,我大概到现在深刻理解到课上讲的某些道理————有些事情不亲身体会是不会明白的。曾经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内容,和我现在所说的其实区别不大。一个是直接说出来的,一个是通过阅读自然而然的体会到的。
我知道了把握结构的重要性,从目录中把握结构,在阅读时自觉的划分结构。
有时候作者会很清楚的告诉你本书的结构,例如《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的前言和目录就让人明白这本书是围绕一个个中心话题展开的一系列问答构成的。我可以很笼统的说“这本书的虽然问答之间关系并不紧密但是作为整体是一个有机体”这类正确但是于阅读无益的话,但我想说的是这种结构确实是相当松散的————非常适合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先挑选中意的章节来看,没必要顺着来,有这样的认识是很重要的。
有时候作者对书的结构的把握并不是让人满意,也没有给出一个很清晰的脉络,这个时候就只能先略读一遍了,比如《查理·芒格的原则》,从目录看有七个原则,并不知道之间的关系,序言也只是提到了有“逻辑关系”,和没说一样。只有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前面四个原则是核心,后面的三个原则则是延伸。
不过我确实承认他的序言写了不少意义丰富的内容,让我读了很多遍才算是彻底弄明白。在这一点上,我现在确实觉得序言这一类的东西是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的。刨开对这本书和作者的赞美等意义不大的内容(再比如感谢之类的),作者本人的感悟一般是全书较为重要指导思想,不管是为何而写,内容的核心是什么...都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你可以读完书之后再去看一遍,一般是有进一步的体会的。(同样不要期待一次性读完,比如《资本论》的编辑说明、编者引言、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等一共有几十页)
不过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这样的方法也不是通用的。有些书籍体量大,思维难度高,连快速略读一次也很难做到,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资本论》;有的书籍有各种专业词汇或者人名、地名、国名,没有背景了解是基本读不下去的,比如《君主论》。这意味着我必须分部分的看。同时我还要考虑到现实的问题,就是以后大概是没有这样完整的时间用于阅读了,一部分一部分的阅读是必然的(虽然很不情愿但是是事实)。学会了略读之后,自然就应该学会如何精读。
关于纸质书和电子书
一开始我认为手机、平板、电脑上都能阅读,但后来我发现这么做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便捷。电子版的资源确实很丰富,但是体验却很糟糕。我很不喜欢PDF版的书籍,无论是专业书还是其他书,专业书籍一定要纸质书,其他的书倒也无所谓。后来用了微信读书,在知道如何导出勾画的语句和感想之后感叹于其便利————做笔记倒是相当方便的,不过需求也止于此。
读纸质书给人以很好的体验。不仅如此,我还很喜欢买书而不是到图书馆借书(也不是很喜欢二手书),因为我经常在纸书上勾画和做一些记录。不过有一个小问题————我的书柜已经快放不下了,稍微有点头疼。
一本书看不太懂的时候怎么办
自己一个人读书遇到最多的问题大概就是这个,可如果没有比较明确和功利性的目的的话,这又不算是一个问题,因为看不懂也无所谓。设想几个场景吧:如果是单纯难以理解,那就多读几遍;如果不懂陌生的名称和概念,就去查阅,这是很有意思的过程,看书不仅仅是看书;如果还是很难读懂,可以选择跳过这一部分,接着读下去;你说跳过了这一部分后面的就更读不懂了?那就放一放,以后再来看吧。
关于实践和理论
围绕一个话题讲很多并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我可能更喜欢讲述自己完完整整做一件事的过程,这就像是让别人观察自己做事的过程一样。我认为这是学习或是反思的最好途径,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自己而言。
“我喜欢直接看你怎么做。”如果光是讲道理是没有人听的进去的。这让我想起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我记得我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尝试过认真的读这本书,但是失败了。现在想想很可笑,因为读这本书之前,我必须先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但这样的话我就没有必要读这本书了!好了不开玩笑,不过这本书对初学者而言确实晦涩难懂。
一个人尝试把他的经验规则化、系统化,写下一篇文章,编成一本书。其他有相同或者类似经验的人看了可能会很赞同,觉得很有道理,称赞这是本好书。但对于没有经验的人而言简直是灾难。他总是需要有某种程度的基础的,这本书是不适合他的。
道理是从实践中来的,缺少了实践的过程,道理在人面前是苍白无力的;一般来说先有实践才是对的。与其教人道理,不如直接带他做一遍。也就是说,与其教人如何阅读,不如先让他自己去阅读。(当然我承认实践和理论是相互影响的,只是觉得有太多时候实践被过度轻视了)
所以我觉得应该分享读书的经历会更好一点,之后会尝试出文章来记录。这里先简要的写几本看过的书的感受吧。(不是读后感,强调!!!)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和《查理·芒格的原则》
这两本书都是中信出版集团出的,他们确实喜欢出一些国外的畅销书籍。这两本书都以人物为中心,所以有必要去了解。
查理·芒格是一位投资大师,和巴菲特一样有名。秉持着格雷厄姆开创的”价值投资”理论并进行了拓展,他避繁就简的思想、投资而不投机的方针、建构多学科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辨识情绪和心理失误的心得体会,不仅是关于投资的,也是关乎人生的。此外,我也初步了解了“价值投资”,这确实是吸引人的,之后我还会去读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我对这位在书中提到的开山鼻祖很感兴趣。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总理。实话说我对他了解的不多。这本书的前言说到“李光耀的一些言论会迫使他们停下来思考一番”,但是我好像没有这样,也许是我和李光耀一样“本能地反对所谓额‘政治正确性’”?开个玩笑。不过他的精英政治的看法确实有点道理,当然具体的我是不会多说的。
《红星照耀中国》
这是一本“八年级上必读”书,我现在来读应该也不算迟。这本书确实让我看到了一个很真实的共产党的发展的过程,收获很多,让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最终会胜利————与人民站在一起。不过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两位领导人对自己生平的梗概,分别是毛泽东和彭德怀。毛主席读书和学习的经历是持续不断的,他的思想是在不断变化的。他因为现实的原因学习的经历并不顺畅,未来方向也不甚明确:警察学堂、制造肥皂的学校、法政学堂、商业学堂都曾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不喜欢自然科学,喜欢社会科学。我很佩服他坚持了半年的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的自修计划。开始他信唯心主义,后来自己说“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我没有想到伟人竟也有如此的时期,与其说是迷茫,不如说是混沌,就像是将要孕育出什么一般————最终他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彭德怀是一名将领。关于思想的方面,其经历确实不能与毛相提并论。但是在作战方面,他的游击战术是负有盛名的。你看,经历不同的人,最终都走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我确实很感兴趣这个思想的变化的过程,我也想向他们一样,在读了许多主义的著作之后,比较了这些主义之后,坚定自己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份愿望是真实的。
后记
我在暑假开始的时候尝试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所想,可是写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发现我竟然写不出有意义的内容了————我的思想枯竭了。所以我停止了这样的行为。到现在暑假结束的时候,读了一些书,也想过很多很多的事情,和人讨论过很多很多的话题之后,我想要写下点什么,想说的话要喷涌而出。